钱文忠 三字经,百家讲坛之解读三字经第5集

来源:用户投稿 2024-05-16 09:42:02

钱文忠

李世民祖上是鲜卑人,其鲜卑语姓氏是拓跋,与北魏皇室同姓,只不过后来逐渐汉化。李世民的祖父李昺的妻子独孤氏,是鲜卑名将,西魏开国功臣,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,在朝中举足轻重。其本名独孤如愿,武川人(今内蒙古武川西南),其祖先伏留屯曾任部落大人。其父独孤库依旧是部落酋长。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的外祖父窦毅也是鲜卑人,北周八大柱国之一。窦是汉姓,其鲜卑姓氏纥豆陵氏。李世民外祖母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宇文氏。也就是说,抛开其祖父的族属不论,李世民身上至少有四分之三的鲜卑族血统,而且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。扩展资料:李世民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,他对内发展经济、安定人民,开创了贞观之治,奠下了唐高宗、武则天、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。这位了不起的皇帝,身上有着四分之三的胡人血统。

三字经,百家讲坛之解读三字经第5集

23、凡训蒙,须讲究;详训诂,明句读【解释】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,必须讲究教授的方式和方法。

要对儿童详细讲清每个字的含义,要让他们明白每句话的断句和道理。

【故事】小儿知孝南北朝时期,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王僧孺,他从小就勤奋好学。

更为可贵的是,他不仅从书本中学,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行动中。

一次,父亲的一个朋友到家里来做客,王僧孺按照书上讲的道理,热情地招待了客人,受到了客人的称赞。

王僧孺就这样学用结合,终于成为一个大学者。

24、为学者,必有初;《小学》终,至四书【解释】学生读书求学,一定要从头学起,打好基础,先易后难。

《小学》读完了,方可读四书。

【故事】空中楼阁从前有一个有钱的财主,有一次去做客,见别人家一座三层楼房十分漂亮,回家后也想建一座。

他立即请工匠,要盖一座三层楼房。

过了两天,他见工匠正在挖地基,便问:“你们在干什么?”工匠说:“盖楼房必须挖地基才行。

”财主却坚持说:“不用挖地基,我不需要下面两层,只要第三层。

”工匠一听只好作罢。

·25、《论语》者,二十篇;群弟子,记善言【解释】《论语》共二十篇,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。

【故事】孔子与《论语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他年轻时曾在鲁国做官。

后来他弃官不做,开讲坛授课,开创了我国私人教育的先河。

传说他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者七十二。

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,却没有成功。

后来,弟子们把他和一些著名的弟子的言行编成了一部书,就是《论语》。

后世的君王和文人们对这部书很尊崇,说:“靠半部《论语》就可以治理天下。

”26、《孟子》者,七篇止;讲道德,说仁义【解释】《孟子》一书只有七篇,讲的是道德与仁义。

【故事】孟子和他的仁政主张,孟子名轲,山东邹县人,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权威的代表人物。

他曾先后拜见梁惠王、齐宣王讲述仁政思想,却都没有得到重视。

孟子非常失望的回到自己的国家讲学,并与他的学生万章、公孙丑等著书立说,这就是《孟子》一书的由来。

《孟子》这部书有七篇,这部书的内容主要是谈论有关品德的修养、人性的善恶等个人道德问题,其次就是和国君讨论道与霸道之分。

27、作《中庸》,子思笔;中不偏,庸不易【解释】《中庸》一书是孔子思想所作,“中”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,“庸”就是不变之道。

【故事】子思和《中庸》《中庸》原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相传为战国时子思所作。

子思,战国初期鲁国人,是孔子的孙子,孔鲤的儿子,他曾经拜师于曾子的门下。

子思在书中肯定了“中庸”是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,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。

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并称为“四书”,奉为儒家经典学说。

28、作《大学》,乃曾子;自修养,至平治【解释】《大学》一书是曾子所作,讲的是从修身、齐家直到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。

【故事】曾子误耕一次+,曾子在瓜园里锄草,不小心把瓜蔓的根挖断了。

他的父亲十分生气,一棍把他打昏了。

孔子知道后却说:“古代的圣贤在父亲生气时知道逃避,如果都像你这样,万一被父亲失手打死,岂不是让你的父亲陷于不义吗?”。

曾子恍然大悟,理解真正的孝了。

后来他写了《大学》一书,讲述了一个人要学到治国平天下的本事,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修养。

学习经典,汲取古人教育智慧,《三字经》全视频讲解获取方式。

上一篇:圣马力诺共和国,圣马力诺的交通情况
下一篇:靠窗座位号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